重温徐汇保密故事:永嘉路291弄66号——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
第三篇“弄堂里的战斗”
永嘉路291弄66号: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
1939年4月至1942年11月,永嘉路291弄66号曾是中共江苏省省委机关。
中共江苏省委成立于1927年6月,此后多次遭国民党破坏,1935年1月,省委主要领导成员被捕,机构不复存在。1937年5月17日,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白区工作会议,决定迅速恢复和重建上海党组织。“七七事变”前夕,党中央派刘晓至上海整理和恢复被国民党破坏的地下党组织,同年11月批准重建中共江苏省省委。由刘晓任书记,王尧山任组织部长,沙文汉任宣传部长,刘长胜、张爱萍兼任工委和革委书记。省委机关几经迁徙,1939年4月转到西爱咸斯路的慎成里64号(现永嘉路291弄66号)。
江苏省委机关采取了“机关社会化、合法化”方式,由王尧山、赵先夫妇出面花了12000元法币租借了这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楼石库门房子,进门是天井,再进内是客堂,省委会议就在楼下客堂举行。为了适应白色恐怖下秘密工作的特点,江苏省委坚持越公开越秘密的白区工作原则,要求每个党员都有公开合法的社会职业和身份,扎根在群众之中,便于隐蔽,长期埋伏。1940年,王尧山在西爱咸斯路304号开了一家”仪记文具店”,刘晓开了贸易行经营烧碱,刘长胜开了米店,以掩人耳目。
仪记文具店旧址
江苏省委重建后,恢复了上海地下党和党中央的联系,根据党中央“隐蔽精干,长期埋伏,积蓄力量,以待时机”的十六字方针,实行党员社会化、生产化、群众化,深入群众,团结群众,扩大党的政治影响,审慎发展党的力量。王尧山同志在《关于上海地下党重建的经过》一文中回忆:“考虑到上海地下党工作的需要,交给江苏省委的党员,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政治上可靠,二是在上海有隐藏条件。这一部分党员,都是经过刘晓、刘长胜和我一个一个审查了解,分批接上党的关系的。”1938年,全上海仅有党员数量100余人,仅一年多时间党员数量发展到1000多人。1939-1941年,江苏省委向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输送党员干部、积极分子达数千人。
王尧山(1910—2005)
原名宋书模,江苏溧阳人。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王尧山同志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、组织部长。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。
中共江苏省委成立于1927年6月,此后多次遭国民党破坏,1935年1月,省委主要领导成员被捕,机构不复存在。1937年5月17日,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白区工作会议,决定迅速恢复和重建上海党组织。“七七事变”前夕,党中央派刘晓至上海整理和恢复被国民党破坏的地下党组织,同年11月批准重建中共江苏省省委。由刘晓任书记,王尧山任组织部长,沙文汉任宣传部长,刘长胜、张爱萍兼任工委和革委书记。省委机关几经迁徙,1939年4月转到西爱咸斯路的慎成里64号(现永嘉路291弄66号)。江苏省委机关采取了“机关社会化、合法化”方式,由王尧山、赵先夫妇出面花了12000元法币租借了这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楼石库门房子,进门是天井,再进内是客堂,省委会议就在楼下客堂举行。
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军占领租界,环境日益险恶。1942年11月,江苏省委遵照党中央指示撤回到根据地以保存力量。
中共江苏省委机关使用过的家具
2020年,王尧山同志的女儿宋联连女士和他的侄子宋建赵先生,将王尧山同志在中共江苏省委机关使用过的家具以及部分书信、照片无偿捐赠给徐汇区档案馆,为徐汇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,又添一笔浓重的红色印记。
王尧山传递《可爱的中国》手稿
1938年的一天,王尧山将一本线装的作文簿带回了家,这本作文簿是许广平从鲁迅的银行保险库中取出,经由周建人、沙文汉之手转交给他,据说是从监狱中带出来的,需要转交给党中央。王尧山的夫人赵先看到作文簿是空白的,便尝试着用蘸了碘酒的棉球在第一页擦拭了一下,“给党中央的信”便显现了出来,看到这几个字,赵先又用棉球在最后一页擦拭了几下,“为革命牺牲的方志敏”几个字跃然纸上,这便是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用米汤写下的《可爱的中国》和《清贫》的原稿。这份宝贵的文献便由王尧山转交给了党中央。
部分资料来源:徐汇区档案局《石库门里的峥嵘岁月》
相关链接:
文稿:区保密局
编辑:叶芳芳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